大家好,我是皇叔。
距离2021年的高考,仅仅只剩下三天的时间。
这短短的三天,可能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讲,比以往任何学期过的都要漫长和紧张。刚刚过完六一儿童节的学生们,像是参加了一场「成人礼」,结束之后马上就要面临更加残酷的高考。
高考过后,就该轮到当父母的各种焦虑了,因为要选择大学了。每年的择校大军都会分为三大流派:国内找学上,国外找学上以及干脆不上的。
相对出国大军来说,每年有数十万的学生前往世界各地学习,其中有远见的一些家长,会考虑把孩子送到国外学习艺术类专业。然而,很多家长是受到了国内考学压力和随出国大军集体式思维的双重因素影响,因而艺术留学也就一直在不断的升温。
如今出国学艺术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有时候皇叔就想,万事总有出头鸟,也不知道当初是谁那么「脑子一热,就想去外面看看世界有多大」,于是就起了一个头儿。
扒拉扒拉留学的史料,这事儿啊,还得从一个「东土大唐」的和尚说起。
「1」中国艺术留学第一人
有据可查的中国艺术留学第一人,是「唐僧」,也就是玄奘。
在古代,为了当个称职的和尚,他们都要掌握一些中国传统的「四艺」。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琴棋书画,更有甚者精通「五艺」,即是兵法、医道、算学、棋艺和武术。
如今看来,和尚能把一套完善的逻辑体系,物源人神传道众生,不仅要有逻辑思维,传道讲经本身也是一种技艺。唐僧,本身是位和尚,还是一位会技艺的和尚,他还真有些艺术方面的基础。
在古代是没有艺术史(Art History)、策展研究(Curatorial Studies)这些学科的,作为一名研究经卷的高僧,唐僧本身是需要研究、归类和整理撰写经卷注释的。而在当时,唐朝中土的佛教经卷不足以满足当时的统治阶级和社会精神需求,于是唐僧也就有了「出国深造」的意图。
唐僧历经千里之行的各种艰难困苦,终于在「神通广大的徒弟们的保护下」,来到佛教的发源地。当然,我们内心都清楚这些徒弟们只是吴承恩老先生创造性的虚构出来的神话形象,在真实的历史中是不存在的,只有唐僧确实是有史料记载的人物。
前往西域「进修」的唐僧在南亚国家学习了一段时间,这段留学生涯,也让他见识到了很多艺术品,还有古经典籍,并且他也带回很多佛教经卷到中土地区,进而经过其悉心翻译整理,形成佛教经典,而造福后世。
我们几千年后仍然能够津津乐道唐僧这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并不是老百姓都精通史料,而是《西游记》作为一本文学巨著和创意小说所带给后世的无限影响力。
艺术留学不仅仅提高了唐僧这位和尚的技艺,也让这位高僧吸收了很多西方的文化,更好地传播佛教经典。所以唐玄奘作为中国艺术留学第一人,传世一千三百多年。
「2」留学鼻祖和近代艺术留学大军
中国的留学热并不是从19世纪末才开始,在更远的一个世纪以前,中国学生早已开启跋山涉水去留学的奋斗之路。
一部留学史,有半部是清末民国政治史,还有半部,是中国民众求救国、求前途的艰难打拼,里面有热情,也有功利。
到了清末民初,国内众多有志之士开始思想觉醒,奔走救国,为振兴中国的工业发展,19世纪末期,中国第一个留学生容闳推行「留美幼童计划」,虽有当时的重臣曾国藩支持,却依然应者寥寥,始终招不够学生。
但紧随其后,中国学生赴海外留学的第一波浪潮掀起,汹涌反复直到今天。
留学大潮兴起的当年是中国败于日本、割地赔款的第二年。算上之前半个世纪的战争史,这是中国第四次战败,而且还是败于当时不过是新兴国家的日本。中国知识分子为之震动,通过洋务运动为中国寻找富强出路的理想随之幻灭。
1872年,幼童留美计划还少有人响应,9年后,原定15年的计划生变,随该计划到美国求学的学生被急召回国,刚刚起头的留学思潮陷入沉寂。不过,仅仅20多年后,留学这件事,忽然从门可罗雀,步步演变成了一次从上到下的全社会热潮。
1896年,清政府派13名留学生到日本,彼时被视作社会中坚力量的知识分子也开始把希望和眼光放到国外。
把留学潮真正意义上扩散开来的,是民间心态转变。1900年,经历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有年轻人认为国家要改变方针,个人亦另有打算,他们有些选择自费留日,因「日本维新以后,政治工业效法西洋,进步很快」。在清政府送出的第一批幼童留学生中,以大名鼎鼎的詹天佑(Jeme Tien Yow)为首。中国的初级教育课本中也收录有这位现代中国铁路之父的文章。
詹天佑1878年进入美国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学习的是土木工程专业(Civil Engineering),方向为铁路建设,并于1881年成为少数取得学位的当年幼童留学生中的一员。
詹天佑的贡献就不必说了,通过对耶鲁大学的文档查证,我们无法确定詹天佑是否学习了艺术类相关科目。但作为一名耶鲁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詹天佑肯定对相关艺术学科有所涉猎,例如还未形成体系的早期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对于从事工程的他来说尤为相关。
今天,当我们说建筑(Architecture),必然会和土木工程相关。詹天佑的贡献不单单是技术方面的。作为铁路设计师,他之所以能成功,设计思维的训练是保证他工作的重要技能,缺乏了设计思维,詹天佑也不可能创造出壮举。当然不可否认,留学的经历对他掌握技术和思维方式意义非凡。
其实,早在洋务运动期间,相比世界其他国家,中国的工业设计水平低下,就拿军事上用的大炮来说,并不是简简单单地靠工人制作即可完成,更谈不上工业流水线生产,小到一颗螺丝钉都需要武器设计师来设计。武器设计师在今天就是十足的工业产品设计师。所以当时即便是学工程的留学生,也多多少少地在吸收西方的设计理念。
到了庚子赔款,1909年第一批赴美国公派留学生中,邝煦堃是第一位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学习文学和新闻学的中国人。因为所学专业和技能,他学成归国后担任了外交官,还做过清华大学的教授。
当时清政府已经到了日落西山的悲凉状态,倡导西学的领导层看到中华饱受列强欺凌,而中华与西方列强的差距就在基础自然科学、工程、法律、军事等方面的差距,所以这些留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学习数学、工程、法律、教育等专业,鲜有人涉足艺术类专业。
不过到了1911年的第三批赴美留学生中,陆鸿棠成为了第一位学习建筑的中国留学生,他攻读深造的学校是美国中部地区赫赫有名的密歌根大学,还有位同时赴美国哈佛大学学习采矿专业的罗邦杰,毕业十多年后又到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学习建筑,并获得学位,后回国任教,日后设计了包括上海纺织学院(现中国纺织大学)的宿舍等国内近现代知名建筑。
除了美国作为主要留学国家外,清末之后还有大量的学生公费、自费留学德国、法国、日本、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其中开始有一些学生选择读取艺术类专业,据统计,近代留美学生在1854年至1953年期间,获学士学位4500多人,获硕士学位7000多人,获博士学位1700多人。
在当时的社会,并不需要大量的艺术学科,最重要的是国家自强,工业发展,政府和社会对于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也无需求,所以也就鲜有去留学的学生。这点多少与我们最近的国内形势十分相像,所以博古论今,也显得恰如其分。
改革开放后,中国很多留学生都选择去国外深造理工、工程、计算机、法律和一部分文科专业,艺术类专业也是近十年才开始受到关注。
在20世纪初期,美国的艺术和设计领域还不甚发达,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世界的艺术重心仍然在欧洲,特别是法国巴黎在近代艺术发展中是举足轻重的城市。虽然在当时,艺术专业不像其他文科、理工科专业受追捧,可仍然有大量的艺术家和留学生远赴欧洲。例如我们都知道的人民艺术家徐悲鸿先生,起初到日本留学学习美术,1919年赴法国,在巴黎国立美术学校学习西方素描和油画(Painting),回国后成为德艺双馨的大艺术家,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比徐悲鸿早的大艺术家还有李叔同,也是到了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学习。协助梁思成建立清华大学建筑系的中国建筑泰斗吴良镛,他远赴美国克兰布鲁克艺术学校(Cranbrook Academy)学习西方先进建筑技术和理念,回国投身教育事业。
在音乐(Music)领域,萧友梅曾到德国柏林大学和斯特恩音乐学院深造,以德文优异成绩取得博士学位,是中国历史上有证可查的最早掌握西方作曲方法的中国人。中国人比较熟悉的冼星海,也是到法国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后归国从事创作。
裕容龄是中国近代杰出的舞蹈家,其《玫瑰与蝴蝶》的表演享誉世界,而法国巴黎的生活学习经历也为她日后从事舞蹈(Dancing)事业奠定了基础。
到了最近几十年,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地区去欧美就读艺术类专业的留学生就更多了。几乎大多有所成就的艺术家、设计师、电影人、音乐家都有艺术留学的背景和经历,如大家耳熟能详的音乐家朗朗、谭盾、吕思清等,电影界的李安、徐克等。
从历史的进程上看,西方在艺术、设计、电影、时尚、音乐、舞蹈等领域依然领先中国,即便在当下,我们也有很多的不足需要向西方学习,而今天我们看艺术发展,无论是研究型学科的史论体系建设,油画等传统艺术的当代西方话语权,设计的西式思维,电影工业体系的好莱坞标准,音乐的西方乐曲主导性,几乎这些都说明我们的当代艺术体系和文化还非常薄弱,只是全球化中的模仿实践个体,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看着这些艺术留学的前辈们,和无数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奋斗的留学先驱们,我们不仅要「明智」,也要「立业」,这也是艺术留学的另一个目的,也是终极目的。
参考资料:
《艺术留学宝典》,董瑷珲,西苑出版社
(部分资料来自网络)